真题回放
有的人,无论远近,仿佛总在身边;有些事,不管大小,始终浮现眼前;有份情,真挚浓烈,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;有种理,意味深长,常常萦绕我们的脑畔……他们(它们)从未走远。
请以“从未走远”为题,写一篇文章。
要求:①立意自定。②除诗歌外,文体不限。③不少于600字。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、校名、地名。
考题透视
今年的中考作文题难易适中。首先,这样的考查方式学生了解。盐城近几年的作文题都是命题或半命题作文:2012 年“眉头舒展了”,2013 年“放慢脚步”,2014 年“我与 _____ 再见时”。今年继续用命题作文形尸是对以往的延续。其次,选材空间大。人、事、情、理,无不可写;举凡所写,大多贴题,“想偏题都难”。所以,这种“人人有话说”的文题,对于初中的毕业与升学的考查而言,再恰当不过。
要较好地完成今年盐城中考的命题作文,关键要审读提示语,把好审题关。考生应该借助提示语,找出限制词,找准关键词。今年的命题,学生应该不难发现限制词是“从未”。在提示语中,“总在”“始终”“时时”“常常”已帮助学生理解了“从未”。关键词是“走远”。在提示语中,同样也能发现帮助学生理解的信息:“仿佛总在身边”“始终浮现眼前”“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”“常常萦绕我们的脑畔”。通过审读,我们可以把“从未走远”理解为“一直都在身边”。但是提示语中隐藏了一层暗示,“从未走远”可以理解为“叙述主体已经走远,但影响没有走远”。
为了在写作中体现对限制词和关键词的理解,考生首先要从提示语“人、事、情、理”中选取作文叙述的主体,初步拟定文章的主题。简言之,也就是给“从未走远”添加主语,明确谁或什么“从未走远”,如“爷爷从未走远”“英雄从未走远”“那一次经历从未走远”“母爱从未走远”“友情从未走远”“英雄从未走远” “向善之心从未走远”等。
考场佳作
从未走远
夜幕降临,枕在药枕上,深吸一口气,如阳光般明媚的清香钻入鼻中,思绪渐渐飘
远……
干涸的大地仍蒸腾着暑气,墨绿的叶子都有一种蔫蔫的感觉,一切都那么燎人。阿兰找来了一张大网纱,平整地铺在地上,将药草稀稀疏疏地暴露在阳光下接受灼烧,不用想就知道,阿兰又开始做药枕了。药枕这玩意儿看似平常,却深有功夫,也亏得阿兰幼年与祖父住在山里,识得多种药草,不然我们何来福气享受此等馈赠。阿兰的家就在我家旁边,所以与其他人家相比,我家总会享受到更多的。阿兰送给我们每个人的药枕都不同,爸爸的多了些薄荷,更醒脑;妈妈的多了玫瑰之类的花草,更清香;我的则多了一些决明子叶,更明目。
但岁月像一把残忍的刀无情地在阿兰的脸上刻画出一道道皱纹,在她的手上磨出厚厚的茧子。许是因为年老吧,阿兰的药枕不再像以前那样可以供应许多人家,如今也只有邻里之间才能享受了。眼睛渐渐昏花之后,枕包上的针线活儿做起来也明显没有以前利索了……每当阿兰唤我为她穿一穿针线时,看着她的老花眼镜,我心里都在暗暗责骂老天爷的不公,但祈求他别带走我的阿兰。
我的阿兰还是走了。这一噩耗是下午传来的。邻居来向阿兰借锄头,阿兰正躺在摇椅上,手里还抱着针线盒。阿兰这个又傻又老的好姑娘,我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悄悄地把自己的寿衣都准备好了,整整齐齐地摆在床榻上。萧瑟冷清的深秋,阿兰简单的葬礼上,我哭得异常伤心。他们劝我“人死不能复生”,可他们不知道那是我的阿兰啊,我的阿兰为我绣从来不重样式的枕包,我的阿兰会劝我别计较成绩得失,我的阿兰会在我馋嘴的时候端来我最爱的黑米粥……我的好阿兰,真的走了。
今年夏日,不会再有一个老人顶着酷暑的煎熬,为我晒药草,做药枕,绣枕包了。
思绪渐渐地扯回现实,摸着枕包上绣着的兰花,粗糙却又细致的纹路,就像阿兰一样。阿兰走了,阿兰的药枕却留了下来,就像阿兰与我的情意一样,从未走远。
我不知远方的阿兰,你现在怎么样了,还做药枕吗?
亮点剖析
文章以药枕为线索,从枕药枕到做药枕、送药枕,再到留药枕、摸药枕,直到最后的念药枕,回顾了“我”与阿兰的交往,表达自己对阿兰的思念,形成了一条清晰的叙事线索和感情线索。文章在回顾“我”与阿兰的交往时,用几个细节表现阿兰对自己的疼爱关心和阿兰的孤苦,如阿兰做药枕的艰难、送“我”的决明子叶枕头、端来“我”最爱的黑米粥、药枕上粗糙却又细致的纹路等,都起到了震撼人心的作用。